涂料工業“水油之爭”尚需技術支持
來源:www.ilojirm.cn 發表時間:2017-01-02
溶劑對大氣的污染已引起社會的重視。自從美國洛杉磯市首先實行了著名的66法規后,各國環保部門對油漆的揮發性有機溶劑(VOC)量,都有嚴格的限制?諝馕廴局饕袃蓚來源,一是酸霧,一是有毒的臭氧。臭氧是烴類溶劑(除甲烷外)與氮化物在光的作用下生成的。氮的氧化物是燃燒過程中產生的,而烴來自各種有機物的揮發。由于Nox(氮氧化物)與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控制臭氧目標濃度時具有一定的比例關系,根據東莞市的實際情況,在2010年加強了控制VOC的排放。特別是在去年的亞運期間,建筑涂料由于其使用量大、使用方式不規范,對VOC的排放貢獻率高。亞運會期間,環保部門也要求全面禁止露天噴漆,暫停含有VOC的建筑噴涂和粉刷作業,停止建筑涂料等溶劑的使用。當時就有部分行業人士透露由于水性建筑涂料的技術成熟,摒棄了傳統的溶劑能減少VOC的排放,建議恢復水性涂料的施工。但此事卻并沒有獲得進展,終被行業熱議后,又被大眾遺忘。但溶劑的涂料產業中對節能減排的影響還是引起了業內不斷的關注,比如說在2010年熱炒的“水油之爭”。
溶劑現在大多來源于石油化工產品,主要有石油溶劑、苯系溶劑、萜烯類溶劑、醇和醚、酮和酯、氯代烴和硝基烴這幾類主要的溶劑體系。溶劑型涂料是以有機溶劑為分散介質而制得的建筑涂料。雖然溶劑型涂料存在著污染環境、浪費能源以及成本高等問題,但溶劑型涂料仍有一定的應用范圍,還有其自身明顯的優勢。首先從性能比較來看,溶劑型涂料仍占很大優勢,比如說:在有高裝飾性要求的場合,水性涂料的豐滿度通常達不到人們的要求,高光澤涂料多使用溶劑型涂料來實現。對于水性涂料則無法調節其揮發速率,要想獲得高性能的水性乳膠涂料涂膜,就必須控制施工環境的溫度、濕度。在一些條件較為苛刻的環境,如外墻面、橋梁上的施工,無法人工營造一個溫濕度可控的條件,因此水性涂料的應用可能會受到限制;相反,采用溶劑型涂料,可隨地點、氣候的變化進行溶劑比例的控制,以獲得優質涂膜。溶劑型涂料對樹脂的選擇范圍較廣,各種樹脂幾乎都可溶解在溶劑中,選擇余地較寬。
2009中國涂料產量達到755萬噸,作為涂料體系主要組成部分的涂料溶劑來說,保守預計溶劑的使用量約靠近300萬噸,市場規模不可謂不大,但是從業內資深人士的眼中,中國涂料溶劑市場還處于相對混亂的發展格局之中。
凡是用水作溶劑或者作分散介質的涂料,都可稱為水性涂料。水性涂料包括水溶性涂料、水稀釋性涂料、水分散性涂料(乳膠涂料)3種。水溶性涂料是以水溶性樹脂為成膜物,以聚乙烯醇及其各種改性物為代表,除此之外還有水溶醇酸樹脂、水溶環氧樹脂及無機高分子水性樹脂等。
水獨自為一類主要是因為其分子結構,對于涂料應用要么立刻非常好,要么特別不好。盡管水對于許多樹脂材料是一種高效的溶劑,但其劣勢在于高比能和高沸點。不同于絕大多數的溶劑,水的蒸發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施涂時環境相對濕度的影響以及受吹過漆膜的空氣的影響,這直接影響著配方在基材上濕潤和粘附的能力。但在一些重要的環保指標上,溶劑型涂料則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如施工工具必須用溶劑來清洗,對人體及環境均有害。水性涂料的施工工具只要用清水清洗即可,對人體無害。以水作溶劑,節省大量資源,降低了對大氣污染:一般的水性涂料有機溶劑(占涂料)在10%~15%之間,而現在的陰極電泳涂料已降至1.2%以下,對降低污染節省資源效果顯著。
對于溶劑型涂料來說,傳統溶劑則在涂料的各領域的應用相對成熟,如何通過復合化的配比,提高性價比,并減少排放和毒性是至關重要的命題。但是水性溶劑技術開發時間相對較短,在性能表現上還有諸多方面需要完善。對于中國的涂料制造商來說,他們更傾向于將成熟工藝進行工業化生產。水性涂料在短期內并不能夠替代溶劑型涂料。以重防腐涂料為例:2008年溶劑型涂料占到48%,水性涂料僅占8%。除了防腐,在新能源配套設施所需要的防護涂料等方面的性能優化。在中國涂料工業,溶劑正朝著“復合化、高性價比化及高效低毒”方向的發展也為涂料產業的健康,以及中國的節能減排工作上邁出了積極的一步。